第 4 章
為什麼「人是可以改變的」?

年輕人:讓我先整理一下剛才討論的。您說「人是可以改變的」,而且不管是誰,都能變得幸福。

哲學家:嗯,沒有例外。

年輕人:等一下再討論有關於幸福的問題,我想先針對「改變」這件事請教您。不管是誰都希望能改變,不只是我自己,在路上隨便找個人問,應該也會得到相同的答案。可是為什麼大家都想要改變呢?答案只有一個,那就是大家都處在一個無法改變的狀態。如果可以輕易地改變,就不會特別期待想要改變了。

人就算想要改變也無法改變,所以才一直有人會被那些鼓吹可以改變自我的新興宗教,或皈依的自我開發研習會所欺騙,不是嗎?

哲學家:那麼,我反問你,你為什麼這麼堅持人是無法改變的?

年輕人:為什麼?因為這是事實啊!我的一個朋友,是個男生,他已經把自己關在家裡好多年,可是他不但想走出去,更希望能有一份工作。「他」想要改變「現在的自己」。身為他的朋友,我可以保證他絕對是個認真、能對社會有貢獻的人。

可是,他對走出屋外也有一種恐懼感。只要他踏出一步,就會開始心悸、全身發抖,大概是某種精神官能症吧。就算想改變,也改變不了。

哲學家:你認為他無法離開房間的理由是什麼?

年輕人:詳細的情況我不是很清楚。或許是他和父母之間的關係,或是曾在學校或公司被別人欺負什麼的,導致他心理上有創傷吧。不,說不定剛好相反,可能是小時候太受寵愛之類的。總之,我對他的過去或家庭狀態知道的並不多。

哲學家:不論是哪個,你的意思是說,這位朋友的「過去」因為某些「原因」造成心理創傷,導致他現在走不出去,對吧?

年輕人:當然。有原因才會有結果啊。有什麼好奇怪的?

哲學家:那麼,我們假設他走不出去是因為小時候的家庭狀態好了。在成長過程中遭到父母家暴,在不知道什麼是愛的情況下長大成人。所以,我只對和別人互動感到恐懼,也無法踏出房間一步。這是有可能的吧?

年輕人:很有可能。這樣應該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吧。

哲學家:然後你說「有原因才會有結果」,也就是說,過去所發生的事(原因)決定了現在的我(結果)。我可以這樣解釋吧?

年輕人:當然。

哲學家:好。如果真如你所說的,「過去」發生的事決定了人的「現在」,那會不會有點奇怪?

難道不是嗎?除非所有在父母凌辱下長大的人,都跟你的朋友一樣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出去,否則就說不通啊。過去決定現在,原因支配結果,不就是這麼回事嗎?

年輕人:……您到底想說什麼?

哲學家:如果只聚焦在過去的原因,想用它來說明一切的話,就會落入「決定論」的框架中。也就是說,過去所發生的事已經決定了我們的現在和未來,而且無法動搖。不是嗎?

年輕人:您的意思是,和過去沒關係嗎?

哲學家:是的。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。

年輕人:原來如此,彼此的對立點馬上就顯露出來了。可是老師,如果照您剛剛說的,難道我那位朋友是無緣無故就變得走不出去嗎?因為您認為這跟過去發生的事毫無關聯。不過不好意思,我認為這是絕對說不通的。他會把自己關在家裡,背後一定也什麼原因,不然要怎麼解釋這一切?

哲學家:嗯,的確無法解釋。阿德勒心理學認為,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「原因」,而是現在的「目的」。

年輕人:現在的目的?

哲學家:你的朋友並非「因為不安,所以無法走出去」;要反過來想,是因為「不想走出去,所以製造出不安的情緒」。

意思是,你的朋友先有了「不要外出」的目的,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所採取的手段,就是製造出不安跟恐懼。阿德勒心理學稱為「目的論」。

年輕人:開什麼玩笑!製造出不安跟恐懼?那麼老師認為我朋友是裝的嘍?

哲學家:不是裝的。你朋友在當下所感受到的不安或恐懼都是真的,有時候甚至會嚴重到頭痛欲裂,或者產生劇烈的腹痛吧。不過這些症狀都是為了達成「不要外出」這個目的而製造出來的。

年輕人:怎麼可能,這種說法也太詭異了吧。

哲學家:不,這就是「決定論」和「目的論」的不同。你所說的一切,都以「決定論」為出發點。我們若一直抱持著這個觀點,連一步都無法向前邁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