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53 章
年輕人要超越成年人

年輕人:就算我同意「工作」有貢獻他人的這個面向好了,不過表面上說對別人有貢獻,實際上卻是為了自己的這種邏輯,不管怎麼想,除了偽善之外,我覺得實在沒有其他說法可以形容。老師,您要怎麼解釋呢?!

哲學家:請你想像一下這樣的畫面。在某個家庭裡,剛吃完晚餐,桌上還留著一些碗盤。孩子們回到自己的房間、丈夫坐在沙發上看電視,太太(我)只好收拾善後;而且大家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,所以也沒有人打算動手幫忙。一般我們都會想:「為什麼不會過來幫忙?」或「為什麼只有我一定要做這些事情?」

其實這時候,就算家人連一句「謝謝」都沒表示,也希望你可以一邊收拾碗盤一邊想著:「我對家人有所貢獻。」不是想著別人可以為我做什麼,而是我可以為別人做什麼,並付諸實現。只要有這種奉獻的感覺,眼前的現實將變得完全不同,染上另一種色彩。

事實上,當你焦躁地洗著碗盤的時候,不只自己覺得毫無樂趣可言,家人也不會想靠近。但是換個方式,一邊洗碗、一邊快樂地哼著歌,孩子或許就會靠過來幫忙。至少,會營造出一種讓人比較容易靠近幫忙的氣氛。

年輕人:嗯,以這種情況來說,是這樣吧。

哲學家:那麼要如何擁有奉獻的感覺呢?這必須把家人當成「夥伴」才做得到。否則,不管做什麼,都會有「為什麼只有我?」或「大家為什麼都不幫忙?」的想法。

那種把他人當成「敵人」的貢獻,或許可以說是偽善;然而只要對方是「夥伴」,無論什麼樣的貢獻,應該都不會稱為偽善。你之所以會執著於「偽善」這個字眼,完全是因為還沒有理解所謂的「社會意識」是什麼。

年輕人:嗯……

哲學家:為了方便起見,所以我依照「接納自我」、「信任他人」還有「貢獻他人」的順序來說明。但事實上,這三個概念是缺一不可的環狀構造。

可以坦然接受自己,也就是「接納自我」,才能不怕背叛、「信任他人」。接著,因為對別人有貢獻,感受到「我對某人有用處」,於是全盤接受這樣的自己,做到「接納自我」……你之前做的那份筆記還在嗎?

年輕人:啊,您是說那個關於阿德勒心理學所揭示的目標嗎?當然,我可是一直都帶在身上喔。在這裡。

行動面的目標:

一、獨立

二、能與社會和諧生活

支援這個行動的心裡面目標:

一、我是有能力的

二、人人都是我的夥伴

哲學家:你把這個筆記和剛才所說的內容對照來看,應該可以瞭解得更深入。

也就是說,第一項的「獨立」和「我是有能力的」,是關於接納自我。而第二項的「能與社會和諧生活」以及「人人都是我的夥伴」就是和信任他人、貢獻他人有關聯。

年輕人:……原來如此。所以人生的目標就是社會意識。不過要整理這個部分,似乎很花時間呢。

哲學家:恐怕是吧。連阿德勒自己都表示:「要理解人類並不容易。個體心理學恐怕是所有心理學之中最難學以致用的吧。」

年輕人:就是嘛!就算可以接受理論,真正要實行還是很困難的!

哲學家:甚至有人認為,要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學,並達到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目標,至少需要「現在歲數的一半時間」才夠。也就是說,如果從四十歲開始學的話,你需要花上二十年的時間,直到六十歲才能達到目標;要是二十歲就開始,學個十年,三十歲就可以完成。

你還年輕,越早開始,就可以越快有所改變。改變後的你,就能走在這世界上其他成年人的前面。為了改變自己,也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,甚至就某種意義來說為了超越我。即使迷了路、有所動搖也沒關係,只要不仰賴縱向關係、不害怕被討厭、自由自在向前邁進就可以了。當所有的成年人都意識到「年輕人超越我們」的時候,我認為這世界將會有極大的轉變。

年輕人:要我走在老師的前面?

哲學家:沒錯。在同樣的地平面上,而且超越我。

年輕人:呵呵,對一個年紀跟自己小孩差不多的人說這種話,我還真沒遇過像老師您這樣的人!

哲學家:我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知道阿德勒的思想,同時,也希望更多成年人知道。因為無論多大年紀,人都是可以改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