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4 章
「鼓勵」的方式

哲學家:你記得前面在說明課題分離的時候,提過「介入」吧?就是一腳踩進他人課題中的行為。

那麼,人到底為什麼會介入呢?其實這背後也有著縱向關係。因為以縱向方式來看待人際關係,認為對方比自己要低一等,所以就介入了。藉由介入,將對方導往自己想要的方向。認定對方是錯的,自己才是對的。

當然,這裡的「介入」完全就是操控;命令孩子「用功讀書」的父母,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他本人或許認為這是出自善意的一種舉動,可是最後卻一腳踩了進去,打算依照自己心中所想的方向去操控。

年輕人:如果能建立橫向關係的話,就不會產生介入嗎?

哲學家:不會。

年輕人:讀書的例子我們先不說,如果眼前有一個人正在受苦,我們不可能完全不管他吧?難道連「出手相助」也要說成「介入」,什麼都不做嗎?

哲學家:當然不能棄之不顧,必須提供非介入式的「援助」。

年輕人:您說「介入」和「援助」,有哪裡不一樣?

哲學家:請你回想一下關於課題分離的討論內容。小孩用功讀書,這是他自己應該要解決的課題,不是父母或老師可以代替他去做的。所以「介入」就是踩進了別人的課題中,指示對方要「用功讀書」或「去考那所大學」等等。

另一方面,所謂的「援助」是在課題分離和橫向關係的大前提下,瞭解到「讀書這件事是孩子的課題」,並且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。具體來說,不是以下達命令的方式要他讀書,而是讓他有自信「可以把書讀好」,推動他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對課題。

年輕人:這樣的推動不算是強迫嗎?

哲學家:不是強迫。這只不過是在課題分離後,支援他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。類似「我們可以將馬兒牽到水邊,卻不能強怕它喝水」一樣。要面對課題的是他本人,要下決心的也是他本人。

年輕人:不是稱讚,也不是責備?

哲學家:對,不是稱讚也不是責備。這種基於橫向關係的援助方式,在阿德勒心理學中稱為「鼓勵」。

年輕人:鼓勵?……喔,您之前曾經說過以後要說明的部分。

哲學家:人在面臨課題的時候猶豫不前,並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,阿德勒心理學認為,問題不在於能力的有無,純粹是「缺乏面對課題的勇氣」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就要找回失去的勇氣。

年輕人:唉,繞了這麼一大圈!結果還不是要稱讚他嗎?人在得到稱讚的時候,會覺得自己確實有能力,也會找回勇氣。您就不要再堅持己見了,大方承認稱讚的必要性吧!

哲學家:我不承認。

年輕人:為什麼?

哲學家:答案再清楚不過了。人會因為得到稱讚而形成「自己沒有能力」的信念。

年輕人:您說什麼?!

哲學家:要我再說一次嗎?人越是被稱讚,越會形成一種「自己沒有能力」的信念。請你牢牢記住了。

年輕人:去哪裡找這種笨蛋?!應該完全相反吧!正因為被稱讚,才會感覺自己有能力。這不是很正常的嗎?

哲學家:不對喔。如果你得到稱讚會覺得開心的話,就等於遵從縱向關係,承認「自己沒有能力」。因為稱讚這件事是「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」。

年輕人:可是……可是,這實在太難接受了!

哲學家:當獲得別人稱讚成為你的目的時,最終你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就是迎合別人的價值觀。你目前為止的人生,不是一直都在迎合父母的期待,而且已經讓你覺得厭煩得不得了了嗎?

年輕人:……我、我,其實……

哲學家:所以首先就是要做到課題的分離,然後接納彼此的差異、建立對等的橫向關係。「鼓勵」就是下一個步驟。